讀取中...
楊恩典

相信你能成功,你便能成功

 

楊恩典

 

畫家類型:足畫家

 

 

一九七四年,楊恩典出生了。和別的嬰兒不同,她的出生沒有溫暖的被窩,舒服的小床,更少了家人及母親的關愛。裹著破舊的被褥,她被丟棄在黑夜的市場肉攤上。

 

當第一個發現她的人打開布包,發現她與其他嬰兒更不一樣的是,她的雙腿長短不一,而且她少了兩條手臂。人們或許猜到了她被遺棄的原因,更多的人則疑慮“這個孩子能不能活過明天。”甚至有醫院打算在她孱弱的生命結束時,解剖、研究她,最後做成供教學參觀的人體標本。

 

在留置派出所等待了三天後,嗷嗷待哺的她被高雄市六龜山地的院長夫婦收養,從此她有一個名字叫“楊恩典”。

 

楊恩典開始踏向世界的第一步就那麼艱難。由於右腳天生畸形,加上少了雙臂,平衡感極差,學走路時總是貼著墻,顛著腳,慢慢邁出一步又一步。三歲那年,一名長者來到六龜山地育幼院,當他在一群孩子中發現楊恩典時,他俯身抱起這個孩子,慈祥地對她說,“雖然沒有手,但你還有腳,一樣可以做很多事。”事後得知,這位長者是蔣經國先生。

 

楊恩典開始學著用腳穿衣、洗澡、吃飯、寫字,利用彈鋼琴來訓練腳趾的力度及靈活性。別人簡單就能學會的生活瑣事,她卻要付出十倍、百倍的努力。因為習慣用左腳做事,長期下來,楊恩典的脊椎嚴重側彎,幾乎無法直立。十三歲時,在蔣經國先生的幫助下,她被送到台北的一家醫院做脊椎矯正手術。這個手術先在額頭及腦後開四個洞,以鐵箍固定,上面吊上三十磅重的沙包。左右膝蓋上各打兩個洞,以鋼針穿過固定大腿骨,然後各綁上十五磅重的沙包。這樣的矯正時間長達一個月。“每一天都要忍受無止境的折磨,每一天都在鼓勵自己要有勇氣。”

 

“為了學習繪畫,我十八歲隻身來到台北,這對從小成長在六龜鄉下,總在爸媽呵護中長大的我而言,是非常恐怖的事情。獨自面對陌生的台北,生活學習困難重重。台北的車好多,每次過馬路對我而言都是極大的挑戰。因為怕跌倒,所以我走路的速度很慢,每次過了一半,綠燈就變成了紅燈。站在馬路中央,旁邊都是呼嘯而過的車聲。支撐我勇敢面對的是爸爸媽媽對我的鼓勵,以及我對自己的承諾——畫一朵牡丹送給爸爸。”

 

昔日的故事,讓台下的聽眾心有所動,眼底涌淚。三十多年前的“醜小鴨”,如今成了海內外知名的口足畫家。在寂靜的會場,楊恩典面帶微笑,輕言細語聲宛如天籟。

 

一九九一年,楊恩典憑藉自己的創作實力,成為國際口足畫藝協會的一名會員,她可以翱翔的世界變得更加廣闊。

 

除了應邀赴世界各地作畫外,還常常以自己的成長故事演講,鼓勵青年學子。

 

二00二年秋天,克服了無數難題,在雙方家人的祝福聲中,楊恩典與相識十八個月的男友締結良緣。一年多後,楊恩典成為一個可愛女孩的媽媽。初為人母的楊恩典多次將自己充沛的乳汁捐給重症嬰兒,讓那些幼小的生命感受社會的溫暖,人間的愛心。